EN
炉火映初心——记公司劳动模范樊学刚
作者:郑文杰 日期:2020年05月18日 00:00 人气:

     DESC    

      他是一名扎根基层的共产党员。从一名多膛炉操作工到炉前班长,再到中控班长,直至现在的焙烧工段段长,他一步一个脚印,在高温和粉尘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焙烧权威”,他就是公司劳模樊学刚。

      每天三次观察炉况是樊学刚多年雷打不动的自我工作定式,这使他对生产情况有着精准的把握。每个晨光微熹的清晨,樊学刚就开始了对两台12层多膛炉的巡检。焙烧炉内保持着700℃左右的高温,他就蹲在距离炉膛不足半米的地方,认真观察炉膛内的物料反应,常常一蹲就是半个多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膛炉冶炼着焙烧钼精矿,也锻造出樊学刚硬朗的气质。

     他是一面飘扬在生产一线的鲜明旗帜,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2010年,多膛炉要紧急更换第8层所有耙臂,为了不影响生产,所有操作要在不停炉降温的条件下进行。樊学刚带领工友聚在炉前,冒着从炉门奔腾而出的高温和粉尘,在设备运转的同时,通过不足0.2平米的炉门取出旧耙臂,再从这里,将近300公斤重的耙臂重新装进3米外炉膛中心的主轴上。他们在高温环境下连续奋战了40个小时,这是对技术和体力的挑战,更是对毅力和精神的考验,樊学刚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他曾为了争取宝贵的检修时间,带领工友在粉尘飘扬的空间里用3天时间,人工清运物料177吨;他曾在高度不足1.2米的炉膛内爬进爬出整整2天,磨破了手套,磕破了膝盖,和工友们靠人力换下300公斤重的耙臂13根、十多公斤重的耙齿400余个……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樊学刚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需要他的地方,这样的义无反顾,是因为他对工作热爱,更是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责任。

     他是默默扎根在生产一线的“有心人”,遇到生产瓶颈总是用心探索出路。多膛炉刚建起时,每次开炉点火,燃烧器不时的出现问题,樊学刚通过观察发现,停炉后产生的冷凝水积在火焰探测器插孔中,使探测器接收不到火检信号,造成无法点火。于是每次停炉后,他就带领大伙把两台炉子上60余套火花塞和探测器逐一抽出,并用旧报纸把插孔塞实。为防止火花塞氧化,点火烘炉前他又对火花塞一一进行修复处理,通过种种细致的操作,使炉前点火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

      燃烧器中的火花塞因频繁启停极易损坏。为降低成本,樊学刚自学燃烧控制知识,在对多种国产火花塞进行测试、对比、总结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多膛炉火花塞国产化的效能测试报告》。在这份报告的指导下,分厂进行了火花塞国产化更换,仅此一项每年就节约成本10万余元。

     他带头在中控岗位开展炉前精细化操作,主导编写了《高溶氧化钼生产维度控制作业指导书》,使高溶氧化钼出炉合格率由79%提升至95%以上,每月产量增加100余吨;他将预处理产生的选矿废油按比例配入精矿加料螺旋,解决了汝阳原料不易点燃的问题,在降低燃料消耗的同时实现了危废的回收利用,每年节约成本40万元。

     他是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工段负责人,闻令而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19年4月,公司工会组织劳模外出疗养,恰逢多膛炉刚检修完,正是开足马力生产的时候。他主动放弃疗养机会,全身心扑在两台多膛炉上,一举创下了多膛炉单月产量、质量最高的历史记录。

     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期间,许多职工无法正常到岗,多膛炉中控班一度只剩下8个人,为了维持正常生产,樊学刚调整人员排班,常常在人员调配不开的时候顶岗。他白天电话摸排人员防疫情况;晚上开车往来于莲花寺和县城之间,为职工送证明,深夜在确认零点班人员正常到岗后才休息。正是有了像樊学刚这样默默坚守的炉料人,产品部在抗疫保运的双线作业中取得了近十年来产量同比最高的骄人业绩。

     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樊学刚带领工段的同事全力以赴,打赢一场又一场生产攻坚战,他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日夜守护的熔炉,让共产党人的初心在跳跃的炉火中发出璀璨的光芒。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证07010581号 陕公网安备:610521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