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再读可爱中国 致敬百年芳华
作者:韩卫龙 日期:2021年07月05日 00:00 人气: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

       这是辗转存世的珍贵文稿《可爱的中国》的一部分,如此优美的文字,如此恢弘的憧憬,展示了方志敏等第一代共产党人的筚路蓝缕与筑梦热血。

       方志敏烈士,1899年出生,家庭世代为农,8岁入读私塾,12岁辍学,17岁重新就读,23岁赴上海求学, 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8岁组成革命家庭,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31岁领导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36岁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不幸遭遇国民党反动派追剿包围,在狱中8个月正气凛然,拒绝劝降,奋笔疾书14万字,于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殉难22年后,一副脚镣为证,遗骨得以重见天日。殉难42周年纪念日,家乡人民为其存世的九块遗骨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烈士写过一副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他视祖国为母亲,心爱其山山水水,视气节为骨肉,“松、柏(英)、竹(明)、梅、兰”就是五个子女的名字。烈士还有众多气壮山河的名言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其女儿方梅,1932年11月出生,到1935年方志敏被捕时,仅见过父亲两次面的三岁孩子即被迫隐姓埋名流浪民间。1949年全国解放,18岁的方梅没念过一天书。被组织找到后,安排在江西烈士子弟学校读书,她向往自由的山川田舍,三天两头往乡下跑,不想读书,母亲缪敏痛心的教导她:“如果没有把你培养成有文化的革命接班人,就是没有完成父亲的遗愿,就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从此,她从基础开始,从对父亲的信仰追寻开始,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1986年退休后,她开始全身心寻访父亲的革命足迹,搜集整理了《方志敏全传》。

      2021年5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方梅文章《我替父亲看到了“可爱的中国”》,烈士的后人深情告白:您那个时代,爱国就是救国,今天处于和平时代,爱国就是要建设国家,我可以告慰您了,您笔下“可爱的中国”,我替您看到了,而且比您想象的还好!

      是的,我们后来人都替您看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百年党史中,救国、建国、强国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一个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前赴后继,才有了书写不朽诗篇的传奇,有了兑现承诺的底气,注定会有梦想成真的丰功伟绩!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备18001077号-1陕ICP证07010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