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日期:2021年10月08日 00:00 人气: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陈利绒

200511月,我的“深圳梦”彻底破灭,为完成父母愿子女一切安稳的夙愿,我来到金堆城有了“铁饭碗”。深圳的压力大节奏快和金堆的安逸慢节奏、深圳的人情冷漠和金堆人的热情质朴形成鲜明对比。

我被组织安排到汽车运输部,和长我几岁的李姐一个办公室,她告诉我办公室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办公室的人代表着机关的形象,必须机灵、好学、勤快、能吃苦、眼里有活……我们两个都住在石可,早出晚归都是常事。那时一起新入职公司的学生都住在招待所,年轻人经常组织活动,我很少参加,多半年过去了,除了同一宿舍的,好多人仅仅是面熟,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后因工作需要,到了政工科,我以笔为荣,用心用情用功记录着工作中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典型人物,撰写作品多次在省、陕有色、金钼集团获得奖项。为完成春节出山通勤任务的拍摄,曾连续7年在夜幕中回家;为做好防滑报道,曾挺着4个月身孕在华金公路进行防滑拍摄,还因冻感冒不能喝药打针被家人责怪好几天;为收集感动钼都人物高桂清材料,跟其车观其行,一次次找她家人和领导、同事了解她的故事,当她终于被推选为感动钼都人物成为学习榜样时,我由衷地为自己从事的这份正能量的工作而自豪。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孩子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2012年原运输部与原罗夫转运站整合,因岗位设置,我不得不将刚满4岁的孩子丢给丈夫驻扎罗夫。每每谈及此事,满是对家人的歉意。丈夫三班倒,白班孩子常常第一个被送到幼儿园;四点班,是他最忙的时候,经常在接孩子和班上抽不出身的矛盾中度过,这个点的班,很多时候孩子是被邻居和朋友照顾;夜班是最让他揪心的,尽管给孩子提前说好,可孩子有时半夜醒来发现自己一个人时,还是会有害怕和委屈……这几年在客运车队工作,7点发车前到班组是一种要求和习惯,孩子也学会了一个人面对起床、穿衣、上学、完成作业。小升初了,孩子离开父母去西安求学,因学校不能住宿,和众多在外上学的父母一样全家出动轮流陪读。而我因在基层要值班,有时半个月才能见孩子一次,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常常有心无力。有段时间无比焦虑和迷茫,反而是孩子常常安慰我,每天放学回来都会微信视频给我说说学校的事,晚上10点提醒我早点睡觉,还常常劝慰我说:“太姥爷为什么90多岁了身体还那么好,就是因为想的事情少,你要多学学太姥爷少想点事,少管点事。”有时候觉得是我需要照顾和陪伴……

转过身看看曾走的路、经的事,遇到的困惑、碰到的不解,有汗水、泪水、委屈和磕绊,但也伴随着欢笑、回报、成绩和顺遂,每一季都有芬芳,每一段都有成长。如今,人到中年,没了年轻时的锐气和闯劲,开始学着接受现实,遵循自然,面对父母的体弱多病、孩子的升学压力、家庭的琐碎、事业的瓶颈,每一个40+的我们都在负重前行。此时的我更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于是学着向“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方向努力,静下心时读书学习,锻炼身体,不再与父母争辩,不再与爱人计较,不再与孩子乱发脾气,对同事多些包容和淡然,对工作学着张弛有度、精益求精,在平淡的循环中顺生而行,以感恩的心、认真的态度完成每一个阶段该完成的任务。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备18001077号-1陕ICP证07010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