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茫茫,许多人只是擦肩而过,而有的人却相见恨晚。在我的朋友中,就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是他引导我靠近书法艺术的殿堂。他就是露天矿电机车的秦永军,今年大概56岁,原籍中原陕县,现居陕西长安,中等个子,微胖微黑,少言温和,厚道沉稳,暗自揣测这就是千年前的欧阳率更转世。他博学工字,腹有文墨,笔法上乘,群谓老师,我称秦哥!
最近一次见秦老师,是在西安一个朋友女儿的婚宴上,帐房一枝笔,颇有大材小用之感。
回想起第一次见秦老师,那是20多年前的春节前,在露天矿工会会议室里,书法家为大家义务写春联。窗外偶尔能听到孩子们的嬉闹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凑热闹,便让秦老师为我写一幅对联“福禄寿三里拱照,天地人四海同春”。那时互不熟悉,他默默地给我写了,那字我太喜欢了。忍不住又让他给我写“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他又是二话不说,一挥而就。那次交流不多,但能为素不相识无名无辈的我多次赐墨,实属让人感动。那一天我很开心,记住了“华山樵夫”。
到了2020年,长安书画研究院金堆城分院老师教学生习字,我有幸让秦永军老师为我签名。后来,看到“君臣对”落款望月楼主人;看到“华山樵夫”书;看到西安亮宝楼上秦永军书……很欣喜,因为我认识秦哥的字。
“两手把大地山河,捏瘪搓圆,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中放出光明”,那是与秦老师深夜酒后的畅谈;在金钼建设原办公楼,有秦老师为我们写的“春色明媚千里江山披锦绣 华夏腾飞四季祖国万年青 ”;在露天矿秦老师帮我打格子,折纸;石可夜市,与秦老师谈的高兴,想记录下来,没有文案在旁,便从兜里找点卫生纸,将他的书论教导点滴略记,后来读的无法再读,仍舍不得扔……
暮春里,丽日下,与秦老师等书友十几人,金堆草坪村溪畔,饱酣之余,谈笑间,诗词经典,书画乐闻,咏而归也!
还是那年春天,音乐小镇,同行同乐,洛南豆腐宴上,好友几人,诗文助兴,佳肴相佐,游哉乐哉!
在寺坪杨震大哥的金堆城分院、石可公司工会的书画活动室,多少次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犹记秦老师及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最是那一撒一捺,恰似玫瑰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一次,在西安亮宝楼参加完《长安书画研究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书画展,我随同秦老师、杨老师、张老师至蓝田猿人遗址参观,这是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点,古人类化石距今约110万年至115万年,属第四纪更新世早期,想到从亘古走到今天,风物亦然,河山依旧,携友同行,何其幸哉!
来渭南已百日有余,离开大家,心在飘,思无着,秦岭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常念和师傅们一起的日子,却己远去,多少有点落寞,生活中似乎少了些许味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喜欢的事,我会一如既往。感谢秦老师,感谢各位书友。能一路同行真好,案牍之余,素琴金经,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