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公司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露天矿防排水车间结合公司改革会议精神和露天矿改革发展相关要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工艺、科学管理,保障车间生产经营工作顺利开展,努力为矿山科学开采保驾护航。
2017年车间原有职工58人,随着淋溶水处理站的投入运行,通过露天矿对班组的整合,调配至车间9名职工,共计人员67人,不但要保证采矿场积水及时抽排,还要确保淋溶水处理站正常运行,但淋溶水工艺较为复杂,设备设施多,且车间检修人员为数不多,一旦出现故障在报告车间等待检修人员来处理故障,花费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在这一背景下,车间围绕改革思路和工作部署,结合车间工艺流程、作业单元、设备设施、人员及技能状况,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加强人员管理,探索“一人多岗、一岗多能、运检合一”的管理模式。在运检合一方面:结合岗位需要确定需补充人员数。将原有排水班、钳工班人员进行了重组,将车间内部不同岗位具备相应技能要求的10名员工调整至淋溶水处理站,既解决了淋溶水处理站运行人员不足,也加强了维护检修、清淤、卸料等问题,2019年淋溶水处理率较2018年水处理率提高了11.7%。一人多岗方面:车间结合56泵站运行班组人员状况、岗位工作量、作业距离和工种兼顾的可行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充分分析探讨和调研后,决定由电工班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担任56泵站排水工岗位的所有工作内容和职责,推行56泵站作业单元“一人多岗”的运行模式。一岗多能方面:车间按照矿里的要求,结合检修工作实际和岗位需要,在检修班组积极倡导和推行一岗多能。逐步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分配机制,以释放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岗位缺员情况,以满足环境变化得以发展的需要。
面对改革与发展大家期待:一是公司能够制定相应的绩效激励措施,为车间发挥绩效奖金分配的激励引导作用,完善定向精准激励政策提供指导、支持;二是由于薪酬机制对“运检合一”的工种绩效奖励幅度不大,使“运检合一”的岗位没有真正体现出多劳多得,期待以后在这方面有所考量。
建议组织对各车间绩效考核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开拓思路,正确引导职工正确看待绩效考核,真正达到绩效考核的激励效果;在政策允许下,实行各单元承包制以及委托外委运营管理模式。让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委托方真正的省心、安心、放心的同时降低运营的成本,从而更大的发挥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