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基层人力资源改革之我见
作者:任 强 日期:2020年04月07日 00:00 人气: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三年来,公司面对改革发展过程的种种挑战,负重前行,砥砺奋进。2019年公司实现利润7.8亿元,矿区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特别是出台了一系列关系民生的政策。在公司效益实现了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我们为职工办好事的想法才真正落到了实处。这些变化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企业在发展,改革在推进,一些新发展矛盾也随之显现,还需我们继续改善。

      一是各单位不同程度都存在岗位结构性缺员问题。随职工退休或调离等原因,一线人员逐年减少,特别是艰苦岗位结构性人员紧缺。岗位缺员不是绝对的缺员,而是相对的结构性岗位缺员。原有薪酬体系下,岗位收入差距不大,艰难险重岗位人员调离或退休后,没有其他岗位人员愿意去艰难险重岗位,造成结构性缺员。譬如:我厂磨矿工岗位近几年调离或退休5人,理顺工资体系前,没有人愿意补充到磨矿工岗位来,造成结构性缺员。建议公司尽快开展“定员定岗”,并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引导人员向艰难险重岗位流动,解决结构性缺员。

      二是检修人力资源分散,还需整合优化。就金堆矿区来看,各单位检修人员之和超过400人,与同类矿山企业比只多不少。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检修人员分散到了各单位、各车间,不能有效整合优化,在完成大检修、大项目时显得缺人。建议在保证各单位日常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充足情况下,整合各单位检修人员,成立检修公司。通过系统培训,承接各个生产单位的检修任务与工程项目的实施,也可以向公司外部扩展业务。

       三是技能鉴定体系有待完善,小工种技能晋级通道不畅。理顺工资体系后,一线职工可以通过努力晋升技术职称,加档来增加收入。2017年以来,我厂不断改革创新职工培训,实现了“一人多岗,一岗多能”,但受现有技能鉴定体系限制,一些小工种技能鉴定通道不畅,如:砂泵、药剂工、自动化操作工等,多年来一直没有组织过技能鉴定,导致大家情绪波动。建议公司尽快完善技能鉴定体系,一些小工种可公司内部制定技能鉴定标准,畅通晋级通道,让所有职工愿意主动学习提高技能。

      四是一线岗位工种划分过细,不利于生产现场人员优化调配。譬如:我厂磨浮车间生产系统,现有7个工种,21个岗位。近年来,我们打破工种界限开展技能培训,每个人至少掌握了两个工种以上的操作技能。但是因工种划分较细,安全要求不能代岗,导致岗位结构性缺员。建议公司打破工种界限,细化岗位职责,在一线只设立检修工和操作工两个工种,以岗定责,以岗定薪。通过培训真正实现是“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多劳多得”,同时也便于班组管理。

      发展无止境,改善无极限,初心不改,使命在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20年我们改革进入深水区,任何停顿或倒退都将面临改革的失败。面对未来,我们将理清思路,摸索前进,攻坚克难,实现突破,创造美好。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贡献智慧,挥洒汗水。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证07010581号 陕ICP备180010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