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幸读了《苏东坡传》,闲暇之际有一些感想,写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苏东坡的命运辗转多舛。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为官四十年被贬三十年,甚至因为惹到皇帝差点掉了脑袋,但无论命运如何,他都能苦中作乐,安然自得。苏东坡的一生,虽坎坷曲折,却又乐观积极充满美食香气。被贬黄州,他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被贬泗州,他写下“人间有味是清欢”;被贬常州,他写下“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被贬惠州,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就是无论境遇如何,依旧活出潇洒人生的苏东坡。
我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苏东坡可以是那个吟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学士,也可以是躬耕于东坡的“东坡居士”;可以是写下了寒食帖的学者,也可以是亲自煮肉吃的平凡人。苏东坡活了60多岁,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900多年了,我在历史当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够像苏东坡一样姿态万千、挥洒自如的人了,我觉得这就是有趣的灵魂吧。说到苏东坡,那么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就不得不说了,这是苏东坡在人生最落寞的时候写的。45岁那年,他因为乌台诗案一路被贬到湖北黄州,在谪居的第三个寒食节,苏东坡心中悲凉提笔写下了这首《寒食帖》。帖中写“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他放下了心中作为一个文人的花一般的娇贵,去结识了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却也成就了他文人生活中的烟火气,正是因为花落到了泥土间,才活出了他人生当中的一个超乎文人的大气度。
苏东坡是一个特别有人格魅力的绝对乐观豁达之人,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和儋州”。他的一生当中,主旋律就是两个字“被贬”,但是他却能够在困苦当中派遣超脱,能够在逆境当中特立独行,能够在苦难当中去品味人生的美好。蒋勋老师说:“我们的人生常常可以转念,这条路走不通,我们转一下去走,当有一天你知道快乐也好悲哀也好,都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你便会豁达。”
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我对此深以为然。我们的文化,总是在出世入世之间徘徊,山间星辰,可慰倦鸟,却终究无法长留。直面现实,守护心中星辰不灭,方可不被消磨至麻木,也不被燃尽成灰屑。最好是从一块璞玉开始,在现实中磨去伪饰杂质,越活越天然,越活越通透。人生当学苏轼: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