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苏东坡:别有天地在人间
作者:朱文君 日期:2021年11月29日 00:00 人气:

      年少时,最爱的诗人非李白莫属。他过着让我们羡慕嫉妒恨的生活,把潇洒狂放浪漫任性发挥得登峰造极,一不开心说走就走,游山玩水散尽千金,聚会吃肉灌美酒,喝得五迷三道时,嘴一张就是半个盛唐。逐渐步入中年,见过了世态炎凉眉高眼低,又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倒是更爱苏东坡了。这两位虽然都属于豪放派的顶级大师,但又有所不同。太白是贬谪到凡间的上仙,至始至终都不是凡人。而苏东坡,始终在人间,充满烟火气,却又活成了一道名耀千古的风景。

      苏东坡是个诗词书画无一不精的全能文青,宠妻爱子好下厨创新美食的居家好男人,一身浩然正气却不合时宜的职场倒霉蛋。他是亿万男女老少心目中的完美男神,跨越千年仍魅力不减的宝藏老男孩。靠近他,可以汲取到很多的宝贵经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向他学习在压力山大的现实生活中保养好身心。

       他的一生坎坷多舛:21岁出仕,22岁丧母,28岁丧妻,43岁入狱,遭遇严刑残害差点被杀头,47岁丧子,50岁后一贬再贬,直贬到天涯海角再无可贬之地,最后也没能逆袭。别人的一生是起起落落,他的一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从政四十年,被贬谪流放了三十三年,受尽磨难。然而在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的时代,他却能活到六十六岁高龄,这与他长年累月积极养生一定有很大的关系。

       他喜好医药,善研养生,勤于总结,有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他与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问养生》中认为:养生在于“和”、“安”二字最为重要。“安”即静心,以减少外界诱惑;“和”即顺心,以适应外界变化。

        他主张少吃肉,说“甘腻肥浓”是“腐肠之药”,使人肥胖,认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比吃肉更重要,主张在住所周围多种竹木。民间广为流传一首他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他的“闭目内视、纳新丹田、调息漱津”之法深得道家“吐纳导引”之精髓。

        一位朋友希望他写一纸养生格言,东坡略加思索便提笔写道:“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这四句话,强调了调节情志、生活习惯、运动健身、饮食节制等四方面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教人不要为杂事烦忧,不要熬夜晚睡,多走路少坐车,饿了再吃。

      人皆好生,不见得好养生之道;人皆恶死,不见得恶作死之为。我们好多人,熬着最黑的夜,用着最贵的眼霜,没完没了的打游戏刷视频,一屁股瘫在空调房里,除非有必要动都不带动一下,更别说出去吹风晒太阳了。频繁地点着重口味外卖,吃着垃圾食品,又抱怨说肠胃不舒服,脸色不好看。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健康人仅占人群总数的5%,被确诊患有各种疾病的占20%,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占了75%。这与我们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凡事适可而止,懂得休养生息、节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身心健康搞好,才是最重要的事。对自己温柔一点,对宇宙而言,我们与一株草、一个蚂蚁、一粒尘埃没什么区别。但对于小家庭而言,我们可能就是一片天。一张体检报告,就足以摧毁一个人一个家庭,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才是对家庭负责。

       半生为何少欢乐,只因未学苏东坡。伟大的诗人不是只会写诗,而是通过诗将生命活出来。留下的句子深入人心,帮助万千人从生命的压抑困顿中释放出来,让生命回归本该有的通透简单。内心的喜悦,其实与外在环境无关,外界环境再恶劣,也能从中找到让人愉悦的点来。人生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心在何处,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自己有多美好,人间就有多美好。所谓幸福,大概就是安于现状,又对明天有所期待的满足感吧!

       当年,东坡先生谪居黄州,忧愁无处说,来到赤壁矶看江水奔流惊涛拍岸,胸怀大开瞬间释怀,感叹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而今,我于俗世的一地鸡毛中追随先生的脚步,如同黑暗中囚禁了许久的人追随着光,看到他海纳百川的心胸,就如同看到了无边的海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心放宽了,事就小了。

       最美的我们,不是生如夏花般绚烂至极,而是在饱受岁月摧残后,静若处子波澜不惊。不悲悲戚戚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的爱生活爱自己,爱我们独一无二的灵魂,爱我们灵魂栖居的身体,爱我们所寄居的人间。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有点阳光就灿烂,偶有风起,亦可御风而行,如游龙飞凤,扶摇万里。生当欣然,去亦无憾,花谢还开,水流不断……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备18001077号-1陕ICP证07010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