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成疾,下不得笔,满城烟雨洗不去你的痕迹。似秋风起,扰乱风铃,一曲长眠入梦里。”这几句歌词伴着旋律在我脑中回响了一遍又一遍。歌曲的魅力也许正在于此,不知不觉间就会发现原来早已潸然泪下。
这首名叫《若》的歌曲是偶然听得的,还记得那是一个天气微冷的傍晚,也许正是因为这微凉的天气,听到柔柔女生随着琵琶声响缓缓低声吟唱时,我便体会到了那份悲怆与凄凉。
这首歌曲表达的是康熙时期最著名的最有个性的词人纳兰性德对亡妻的思念。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权倾一时的权贵,母亲与王室沾亲带故,他并非一般的纨绔子弟,相反是一位十分有才气的世家公子。他的妻子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千金小姐,大家闺秀。两人恩爱有加,但在成亲第三年卢氏就因难产去世,纳兰性德为亡妻写下了五十多首表达思念的名篇,八年后终随亡妻而去。
歌曲《若》中可以说是句句用典,歌名典故取自卢氏问纳兰的一个问题:大才子,这世上最孤独寂寞伤心无奈的是哪个字?纳兰想了想说:没有这个字。卢氏告诉他,就是名字中的“若”。对啊,“如若”“假若”“若”是一种爱而不得的执念,也是面对现实的那一抹刺痛。在仔细品读了歌词后发现竟然有一首藏头诗:“若我如月,但为君圆”也是用了典。纳兰性德曾做了一个梦,“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但愿梨花又零落”这句歌词中为何选择了梨花,也是作词人的深情用心。纳兰性德一生写了十二首关于梨花的词,其中十一首都在表达对亡妻的哀思。《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中“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字句间满是伤感。
歌中有这样一段对白:“我的你呀,能否留下,今年又开了满缸花。”“有几朵呀,雨可别淋了它。”典故中曾写到,卢氏曾为雨中的荷花撑伞,但怜惜的究竟是荷花还是辛苦种花的人呢?巧妙的表达出了中国人内敛含蓄的爱意。歌曲临近尾声时是女子似颤抖的祈求:“我的你啊,不如轻薄意寡。”那是纳兰性德梦中的卢氏对他的祈求,不如忘了我吧,别再这样消瘦了!
歌曲以《浣溪沙·谁念黄昏独自凉》词中的最后一句结尾“当时只道是寻常”,道出无限的哀思。秋风吹冷,只身一人站在风中,却再也没有提醒他添衣的人。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