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渐远的村庄
作者:老 马 日期:2022年03月13日 00:00 人气:

       走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难忘的仍是我的村庄。

       可是我的村庄再也不是过去的那个村庄了,记忆里的村庄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我的村庄没有高楼,没有华丽的设施,没有出现过大人物,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小村庄。村前有条小河,流淌着不够清澈的河水,有成群的鸭鹅嬉戏,夏季有光屁股的孩子在水里打闹;村中有一颗大柳树,不知种于何年,树下卧着许多石碾。

       一到农闲时光,妇女们端着针线活箩筐,团坐在大柳树下的石碾旁,张家长李家短。小伙子的婚事,大姑娘的对象,在她们嘴里念叨来念叨去,农村的风俗在她们的碎言碎语里发酵得愈发醇正。很多以后发生的事情就在她们闲谈中得到了顺当地安排,不少年轻人的人生大事就被她们这么轻描淡写地圈定了。

        村里谁家添娃了,谁家儿子结婚了,谁家盖新房了……都是全村高兴的事,挂鞭能从村这头炸到那头,这是向全村报告喜讯呢。左邻右舍就会不请自来,烧火添柴,洗锅抹碗,挑水搬凳,他们忙碌起来从不顾惜体力,热心地叫你没法拒绝。他们不图吃,不索费,只想把邻居的喜事办得风风光光,才觉得体面。满月酒、结婚酒、上梁酒……每家必须要有一人参加,这是村里人约定俗成的礼节。

       那时全村人好像都是亲戚,孩子见了长辈就叫声:“大爷,吃了吗?”长辈遇上孩子就问句:“娃子,你学习进步了吗?”如同关心自己的孩子。我记得一个比我大些的男孩,见到邻居就问候:“二婶,午饭吃过了吗?”那时已是下午两三点了。我听了心里直骂他蠢,心想: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没吃过啊?没想到二婶在我面前直夸他有礼貌。后来我才知道,问候一句,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这是村里特有的习俗。

       在外工作了数年之后,如今,我又回到了村庄。数不清的过往,如数家珍般浮现在我的大脑里,挥之不去。那些曾经熟悉的人,在岁月里慢慢老去,大多如我的父辈们一样,在某个时候和我们诀别了,一抔黄土成了我们永远的牵挂。逢年过节,他们的后人和我就会在埋葬父母的地方相遇,那个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氛围,我们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和友谊。

      道路两旁的树木已换了几茬,那些曾经宽敞的房屋已显老态,屋前荒草堆叠,没了当初的生气。我们曾在这里摸爬滚打过多少回啊,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而现在连一只麻雀都没有了。许多人家搬进了城市,在城市的新房子里生活。有的过新年也不回来,仿佛他们彻底和村庄断了关系。孩子降生,即使断了脐带,他还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啊。那些旧屋孤零零地矗立着,像被遗弃的孩子,不知所措。

       村庄离我渐渐地远了,我莫名地感到悲伤。村庄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录着我的成长,刻录着我的喜怒哀乐。我的父母永远地“住”在了这里,我的亲人有的还生活在这里,我的根深植在这里……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备18001077号-1陕ICP证07010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