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笔名清泉东风,本名刘平安。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11年。当时我参加了由公司宣传部组织、刘老师所在单位冠名的“炉料杯·建党九十周年”征文活动,我参评的文章《我的父亲是党员》荣获二等奖。当时参评人数众多,通过报刊也能拜读到其它入围作品。别人文章里的佳词妙句常常令我啧啧称赞,就像一个个穿着水晶鞋的美丽公主在列队。而我的文章就像身着粗布小花袄的乡村小丫头,所以,当我接到获奖的电话通知时着实有些意外。那次的颁奖仪式和学习交流会,包括下午的参观活动都安排在刘老师他们单位进行。刘老师当时担任所在单位党群工作部部长,从会场到参观都是他在全程指导协调,一切有条不紊。那时候对刘老师没有特别印象,也没有私下交谈过,只记得他个头不是很高,但笔挺魁梧,身着正装、佩戴党徽,言谈举止透着儒雅沉稳。
第二次见到刘老师是在2016年。那年春天我婆婆去世,家里地方拥挤,灵堂就设在了殡仪馆提供的一间位于街道边的宽敞店面里。如果不是大门两边贴有挽联和来来往往稍显嘈杂的宾客,基本看不出来这家店铺与别家有什么不同。送走一拨客人后,老公突然看见王大夫和一位男士远远地朝我们走来。老公也是医生,和王大夫在业务上曾经有过几天的往来。没想到听说了家里的事情后,王大夫和她爱人专程前来祭奠老人。王大夫说虽然她和老公接触时间很短,但是老公的为人和质朴淳厚的品质令她敬重,这使我内心非常地温暖和感动。
那次,我知道了王大夫的爱人就是刘老师。而我和刘老师距离上次交流会见面已经过去了好几年。送他们上车的时候,感觉刘老师不仅是一位宽厚、体贴的好老公,还是一名称职细心的好司机。
之后,再没有见过生活中的刘老师,但因为写作投稿,才知道经常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章,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清泉东风就是之前有过两面之缘的刘老师,现任渭南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也是我们单位职工文学协会的名誉会长。刘老师繁忙工作之余仍然笔耕不辍,主要以散文随笔居多,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创建的“渭南文学群”,对于大家学习交流和提升写作大有裨益。群里云集了许多省内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们经常有佳作推出,有的老师甚至在清晨四五点钟就已经完成写作,分享给大家一顿丰盛的早餐。看到他们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如此努力,对我实在是一种鞭策。每天安静地徜徉在美妙的文字里、感悟文字间释放的情怀,是刘老师在热热闹闹的浮躁中给大家开辟了一片滋养心灵的世外桃源,而这份美好,源于刘老师的担当与付出,我们也是因文结缘才认识。
春天,在这暖风醉人的时光里,愿我们都能以努力的姿态,积极向上,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