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清白家风代代传
作者:梁福婵 日期:2022年03月29日 00:00 人气:

       好家庭离不开好家风,好家风能带来好政风。为官当修官德,官德养于平日,平日重在家风。为子孙计深远久长,不仅要严格要求子女,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家风主要靠什么?言传身教,由己正子,再由子正孙,正至无穷后世。

       我曾满怀崇敬之情两次参观潼关杨震警示教育基地,也曾带着仰慕之意通读了《后汉书·杨震列传》有关章节,如果说参观时是被杨震通晓经传、选贤举能、清正廉洁、正直无私、敢于直谏的品行与学识所感动,读《后汉书·杨震列传》则是被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所震撼。杨震的家规,已成为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不仅影响着杨震的后人,也对整个杨氏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品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事请托。他的子孙们也和平民百姓一样,素菜为食,徒步往来,不乘马车,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子孙为‘清白吏’,这样留给他们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翻阅杨震后裔的人生轨迹,他的子孙们深受做“清白吏”的家风的熏陶,个个都博学而清廉。他的五个儿子均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特别是三子杨秉自律极严,以“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闻名于世,人们赞其为“淳白”。而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从杨震至杨彪,杨家出了四世太尉,这也正是其清白家风德业相继,留给后人的宝贵财产和礼物。

       杨秉之子杨赐,官至司徒、司空、太尉。他弹劾贪官,无私无畏,从政前,“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从政后“切谏忤旨”,人生轨迹和人格追求都继承了杨氏祖上做“清白吏”的家风。杨赐之子杨彪,亦官至太尉。任京兆尹时,毅然决然地处死了宦官黄门令王甫,并在相国董卓想迁都关中,百官没人敢反对时,挺身而出,唇枪舌剑,被董卓上奏免了官。杨震的曾孙杨奇精通经学,少有大志,在汉灵帝时当侍中官,照样不肯随便奉承灵帝,汉灵帝感叹又赞赏地说:“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

       杨震被公认为是杨氏家族的发脉始祖。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对整个杨氏家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枉费公家一钱”的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杨时,一生官显名扬,但他非常廉洁,奉法爱民,一生没买过一亩地,没盖过一间好房子。被宋宁宗称为“当今廉吏”的好官、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退休回乡后,家里只有父亲留下的一栋老屋,仅可遮风避雨。

      “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 良好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后代在家庭生活中继承先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起着积极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杨震的子孙继承了杨震的正直品行,从而形成了以安贫乐道、好学博览、刚直清廉、爱国有为等为主要内容的杨氏家风,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杨氏后裔和中华儿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杨震的清白家风也将永远为人们所称颂。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备18001077号-1陕ICP证07010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