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战斗”应是生命的常态
作者:刘 栋 日期:2022年03月29日 00:00 人气:

      熬夜看完了最近热播的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的年代大剧——《人世间》,剧集的时间跨度较长,贯穿东北那疙瘩老百姓在上山下乡、支援三线、十年动乱、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下岗大潮等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历史,距离当代很近,从中可以感受前人的足迹,踏寻未来的道路。

       相较小说,作者梁晓生修改了足足一年剧本,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happy ending。

       原著里大哥周秉义因胃癌而死,诗人冯化成客死在法国街头,外甥女冯玥堕落当小三,省长千金郝冬梅改嫁他人。优秀的孩子周楠惨死美国,主角周秉昆失手打死事业蒸蒸日上的骆士宾而坐牢九年,周蓉这个女人从小作到中年却仍有优秀导演蔡晓光接盘。其他配角人物均是人生百态,廉洁又热忱的曲书记一家、市场经济中逐渐变质的乔春燕两口子、朴实本分却仍艰难度日的国庆和赶超两家人、改革春风如鱼得水的兵团干部姚立松……剧集通过“光字片”这个小社会中各种人物的几十年人生,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百态,类似现代版《天龙八部》,带给人追求人生长度、高度或者宽度的思考。

       东三省作为曾经的共和国长子、重工业基地,计划经济年代号称中国“鲁尔区”,九十年代GDP也能占全国十分之一。改革春风吹向神州大地后,这片土地逐渐有变化了。

       于虹、吴倩她们怎么都想不明白,私营企业、个体户咋就不是投机倒把了?老公们在酱油厂、木材厂这些姓“铁”的饭碗说没就没了?舞厅、夜总会这些也乌烟瘴气地冒出来了。跑到穷山恶水小渔村闯荡的水自流、骆士宾这些吃过牢饭的“盲流”一下子就腰缠万贯、衣锦还乡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开,手里原来的饭突然就不香了。

       在“光字片”大多数人的人生里,应该是结婚、生娃、养娃、娃结婚、娃又生娃这种“放牛娃的人生目标”轮回,已经形成路径依赖,花好月圆这一生最好。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就是把这看似永恒的一切冲的稀碎。

       世间温情脉脉只在外部强力的笼罩下维持,一旦力量失衡,倾巢之下,谁的人生又能逃离随波逐流。毕竟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主要想说的是,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穷,则应思变。变,则通。既然在吉春市怎么都找不到工作,就努力迁徙到能有大把工作机会的地方去。在思想桎梏的地方辛劳到头都难以温饱,那就跑到不断涌现新活力的领域挥洒汗水,反正在哪都是块人肉电池,何不往回报概率更大的地方走呢?

      观念决定人的一生。剧里有一个因企业改制下岗的中年人,几年了,没事就跑到当初主导改革官员的亲属单位闹事,振振有词:“我工作是她老公给弄没了,我不找她找谁。”而饭店服务员李双华被开了后,撺掇老公南下打工,凭借手艺将日子过的远超身边人,还后悔要早走几年就好了,特感谢开他的老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老天爷看所有人都一个样。人生有时就是,虽然每一步都占据优势,每一场战斗都想取胜,但最后,却可能输掉整场战役。所以,“战斗”应是生命的常态

Copyright © 2022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地址: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0913-2939201传真:0913-2939100 webmaster:jdc@jdcmmc.com 

陕ICP备18001077号-1陕ICP证07010581号